分卷阅读34  (第2/2页)
    皮肤上。林雪茵绝望地哭着,用床单、枕头、浴巾在那儿用力擦着,但都无济于    事。    那张脸开心地笑着,说:    “雪茵,我又和你在一起了,我们永远溶为一体,再也不会分开了。雪茵,    我再也不会离开你了,你高兴吗?”    林雪茵终于放弃了一切努力,用双手捧住脸,放声痛哭起来。    她就这样哭着醒了。    清醒过后,林雪茵在镜子前仔细地看着浑身上下,似乎那些肮脏的东西果真    沾染了她一样。    但镜子里的那具胴体白嫩无瑕,毫发无损。    林雪茵重新烧热了水,在水龙头下仔仔细细又洗了一遍,这才完全从这个恶    梦中解脱出来。    这一夜剩下的时间、林雪茵正襟危坐在床上,忍着头痛和困意眼睁睁地等着    黎明到来。    第二天,林雪茵对教导主任,一个慈祥和蔼,对年轻教师关怀入微的老太太    说:    “董老师,我病了。”    董老师看着林雪茵憔悴的脸,疼爱地说:    “看看你,病成这样子。我陪你到医院去吧。”    “不用了,董老师。”林雪茵勉强笑着说:“我自己去就行了,不过这两天    的课我可能上不了。”    “还提上课干什么?你安心养病就是,课我会安排的,去吧,好好休息。”    林雪茵回到屋里,她觉着有些饿,但一想到食物,就又恶心起来。于是,只    好上床躺下来,却没有睡意,就拿过一本漫无边际地看。    第四章    林雪茵躺了三天,已经完全恢复了,但她不想回去给学生上课。    这所小学和全国若干小地方的小学一样,唯一的音乐教学设施是一架手风琴。    林雪茵的工作就是抒情地抱着这个可笑的家什,弄出一种曲调来,然后和可    怜的孩子们一起放声歌唱。    董老太太称这门课为“音乐课”,林雪茵觉着有些好笑,于是就和当地人一    样管这叫:唱歌。    开始时,林雪茵教孩子们唱、等    俄罗斯歌曲,但校长要求她注意一下民族音乐,于是改唱和    。有时候,林雪茵抱着一种逆反心理,和童声稚气    的孩子们高歌“小喇叭嘀嘀地吹”,连续几天翻来复去地唱。又矮又胖的董老师    于是又一脸笑容地建议:    “小林,你看这音乐课是不是能够让学生唱唱其他的歌?”    林雪茵权威性地指出,这首儿歌对孩子们很重要,可以训练他们不同的发声,    也就是说,这是基本功,跟学唱京剧的武生开始时先要练辟叉一样关键。她还说,    我们在音乐学院上声乐课时,就把这儿歌练了一个月。    其实林雪茵对那些童声稚气的孩子充满着爱,但这种爱更多地被怜悯替代了。    她清楚地知道,在这个小小的县城里,即使有一百个儿童可能是莫扎特,也    不会有一个最终成为莫扎特。    全县城只有一架钢琴,摆在县委书记家里,但县委书记的夫人把它当茶几用    了,还嫌它不实用。这是这县城的悲哀,更是孩子们的悲哀。    林雪冰劝姐姐不要太感动于自己的神圣职业了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