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旋转式人工重力 (第1/2页)
在看完周瀚的项目之后,陆晨又接着看着下面的几个项目, 下面几个项目分别是人工重力计划,电磁偏转立场计划,极寒高分子材料,内星系大型量子通讯技术,还有一个量子雷达计划, 这些计划中,极寒高分子材料计划有曹兴和方媛两人在实验室里面参加, 而其他几个项目都是龙科院自己的实验室, 至于给陆晨这份报告,是为了让陆晨知道各个实验室目前的研究项目, 因为前往陆晨的基地进行研究是和陆晨做了协议的, 陆晨在当中也负责提供一些资源以及技术支持,比如第三代离子发动机和量子芯片, 在方青等人完成对第二代离子发动机的研究之后,成功使性能达到了第三代离子发动机80%的性能,所以已经将第三代离子发动机技术交给了三人,让他们进行研究, 而原始的第三代离子发动机推力在一千吨,最大速度每秒60公里, 经过一个多月的研究,在利用新型材料和改进结构之后,离子发动机的推力已经达到了两千吨,最大速度提升到了80km/s, 可以说推力性能直接提升了差不多一倍, 而陆晨和他们说要让他们自行研究出来第四代离子发动机, 性能要达到以下要求: 推力不少于一万吨, 最大速度要达到300km/s 体积上面, 长度不能超过50米 宽度不能超过20米, 高度不能超过10米 最大重量不能超过50吨 对于这个要求,重量和体积还好说,但是推力和速度的要求可就难坏了三个人, 好在陆晨也和官方达成了共识,在交易給官方第三代离子发动机技术之后,研究离子发动机的人员需要在陆晨的实验室里面,带着方青三人一起研究第四代技术, 所以这次的报告上面就没有第四代技术的提报,因为这项研究已经在几天前正式开始了, 还有量子芯片,陆晨利用这项技术换回来了大型量子通讯技术的共享,以及这次的内星系量子通讯技术,量子雷达技术, 至于其他的两个人工重力场实验和电磁偏转力场,官方也和陆晨达成了协议,由陆晨提供部分实验材料和场地,研究成功进行技术共享, 所以看了一下这些项目之后,陆晨全部批准,让零将自己可以准备的实验所需材料准备好,提供给这几个实验室, 在吩咐完之后,陆晨调出了人工重力场和电磁偏转力场的理论资料开始研究起来, 其中电磁力场利用的是电磁转移原理,通过特制的电磁设备,在物体表面产生强大电磁场,可以将一切进入磁场范围的金属物体进行方向偏离,然后飞出磁场, 原理看似很简单,但是想要完成设想则需要巨大的能量供给线圈产生巨大的磁场, 而如此巨大的磁场又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即使是经过强化的人体也会赶到不适,所以如何在不影响内部设备和人员的情况下,将电磁力场成功的运转起来,就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而人工重力场实验才用的方法是利用旋转产生的离心力, 因为人类生活在蓝星,一直处于1g的重力下, 而长时间的失重状态会导致骨质疏松变脆,肌肉萎缩变软,甚至由于没有重力帮助身体判定上下左右,人类会失去空间感和方向感。 这里指的是失重状态是我们所说的完全失重, 而空间站里面的宇航员所处的失重严格来说是处于一种微重力状态,和完全失重是两个概念, 同样的,由于月球重力只有蓝星的六分之一,所以这里的人长期处于一种弱重力状态, 而注射过强化剂的人员短时间还没有问题,一但时间长了以后,身体就会出现各种不适现象, 所以如果想要在月球长期驻扎,就需要解决重力问题,滚筒式的旋转重力场也是比较靠谱的一种重力产生方式, 在大致了解了原理之后,陆晨也准备参与到这项研究里面, 重力问题还是需要及时解决的,因为以后到达其他星球也需要考虑重力的问题, 看完了所有资料之后,路程也有了直观的了解,当即和周院长沟通了起来, “周院长,我是陆晨,有个事情需要和您申请一下,” “陆小子有什么事还要我来批准啊?” “是这样的,我看了一下人工重力实验项目,也想参与进去进行研究,不知道可不可以,” “这是好事啊,不过你的四代引擎和可控核聚变不管了?” “这些我都把一些研究资料交给了实验室,够他们研究一段时间了,正好趁着这段时间看看能不能把这个人工重力研究出来,” “那行,既然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