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他爹佛系种田_第6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4节 (第2/2页)

 话音未落又跟着几个喷嚏,赵梦成摸了摸她的小手是暖和的,可再摸衣裳却皱了眉。

    他总算想起来自己忘了一码事,冬天了,该换棉衣了。

    而他忘了买棉花。

    第41章 弹棉花

    “棉衣,什么棉衣?”王婶一头雾水的反问。

    赵梦成一顿,用心翻了翻原主的记忆才发现,大周时期棉花还未普及,百姓冬天保暖除了多穿几层之外就是烤火。

    很多人家到了冬天就不出门,舍得用柴火的就烤火,不舍得的就一家子都躲在一个被窝里取暖,叫作猫冬。

    以往赵家也这样,除了赵梦成要出门,刘云娘和三孩子到了冬天就会减少外出。

    这会儿赵梦成才反应过来,为什么最近家家户户上山砍柴,原来都是为冬天做准备。

    幸好他想着冬天洗澡废柴火,早早把家里的柴房堆满了。

    赵梦成连忙解释:“最近天冷了,我瞧孩子老是打喷嚏,怕他们冷着。”

    王婶立刻明白:“瞧我,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

    以前赵家有刘云娘在,自然不用她操心,如今云娘走了,梦成到底是男人,能把孩子拉扯得这么好已经难得,哪能指望他处处细心。

    王婶没藏私:“咱们这边冬天不算冷,要是有钱就买点皮毛,不管是直接裁了穿,还是当做夹衣都是好的,再不然就用芦苇絮填在衣服里头,也能保暖。”

    她说完有些发愁:“今年这场大水来的不巧,把芦苇絮都冲走了,大家伙儿只能多砍点柴,免得冬天要挨冻。”

    “我家还有些,待会儿我给你拿点。”

    芦苇絮这东西不经用,过一个冬天就结块了,只能扔了。

    至于皮草,好的皮草很贵,他们这边山头上也没大型动物,普通人家是买不起的。

    赵梦成听了心中有数,芦苇絮就算填上十斤也不保暖,至于皮草倒是可以考虑。

    “皮草得去哪儿买,布庄里有吗?”赵梦成问了一句。

    “你要买?这东西好是好,可贵得很。”王婶劝道。

    他们村也就村长家有兔毛皮袄子,其他人家都是拿芦苇絮充数。

    赵梦成便说:“孩子还小,怕他们冻着。再说这东西买了能用好多年也不算浪费。”

    王婶一听也没再劝,笑道:“布庄里有,不过你想实惠点的可以找我家阿德,他们杂货铺也有的卖,价格比布庄便宜。”

    他打定主意,第二天就去了镇上。

    顺着王婶给的地址找到了地方,王德干活的杂货铺在一个巷子口,周围都是市井小民,做的是微末生意。

    还没进门,王德就注意到他:“梦成,你咋来了?”

    两人年纪没差几岁,赵梦成比他略大几岁,但娶妻生子早:“阿德,这不冬天了,我想给孩子看看皮草。”

    王德吃了一惊,要知道皮草这东西价贵,城里富裕人家也不敢随意买。

    他下意识的打量起赵梦成来,许久未见,他只觉得面生的很。

    模样依旧还是那副模样,但隔壁这位哥哥气质却又大变样了,以前身上的别扭拘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坦然。

    王德连忙热情的招待起来:“您可真来巧了,昨儿个店里头刚来了一批兔皮,瞧瞧,都是北方来的兔皮,比咱们这边的兔皮厚实许多。”

    赵梦成上手一摸,就知道王德没说假话,他们这边的兔子长不了这么厚的毛。

    “成色是好,多少钱?”

    王德低声道:“哥,咱是邻居,我给你个实诚价,一块兔皮二两银子。”

    赵梦成来之前就有心理准备,听见这话依旧吓了一跳:“这么贵?”

    二两银子现在都能买一亩地了,怪不得他们村也就村长家有皮袄子,这真不是寻常人舍得买的。

    一张兔皮看大小只能给赵馨做个夹袄,大一点的孩子都不够。

    而这一张兔皮的价格,在两家上涨之后买粮食,也够吃一段日子了。

    “谁说不是呢,咱们本地的兔皮便宜点,但也得一两银子,前头卖完了。”王德见他觉得贵,倒是也没看不起,反倒是这么说。

    赵梦成今天来带了十两银子,原以为足够了,可现在满打满算的加起来,居然还不够给三小只每人做一身皮袄。

    随着大家对豆腐的新鲜感消失,豆腐生意也在下滑,足够他们吃饱,但想大手笔买东西还是不行。

    他顿时有些牙疼,为自己近些时候的躺平行为叹气。

    正好店里没人,王德也不催他买,反倒是闲聊起来:“咱们这样的普通人家到了冬天只能不出门,哪像是那些富贵人家,寒冬腊月照样到处跑,他们身上那种貂皮大氅,一件最少也得六十两银子。”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