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 (第1/2页)
他一把提起大南瓜,这一个得有十几斤重,扛在怀里都压手。 “我来帮你。”吃饱肚子后,赵椿初步显出力大无穷来,竟然顶着大南瓜走的稳稳当当。 赵梦成切开南瓜掏瓜瓤的时候,俩孩子已经把大米饭煮上了。 赵馨还搬来一个小簸箕:“爹,你把瓜瓤放这里我来挑,到时候咱们炒南瓜子吃。” “行,你去门口慢慢挑。”赵梦成笑着,将南瓜瓤全放在女儿簸箕里。 赵馨就搬了个凳子坐在门口慢慢挑瓜子,白白胖胖的手捏着白白胖胖的瓜子,认真的可爱。 赵梦成掀开锅子一看,大米饭已经七八成熟:“差不多了。” 用漏勺将大米饭捞出来,再往锅里头倒油,切好的南瓜块一炒,撒点盐巴下去就成。 这时候再把刚才的米饭压在南瓜上一起炖,用小火蒸熟了就能吃。 “好香啊,咱家的南瓜别家的大,也比别家的好吃。”赵茂评价道。 赵椿也点头:“不止南瓜好吃,其他菜也都更好吃。” 赵梦成笑而不语,这是精神力潜移默化的作用,就像三个孩子生活在他身边,身体会越来越好,无病无痛。 后院子的瓜果蔬菜也享受了这份恩泽,不但长得郁郁葱葱,连带着味道都很好。 之前洪水冲垮了半个院子,后院子都被压在墙壁下头,赵梦成还以为蔬菜园子全完了。 等后头把泥巴墙清理掉一看,大南瓜居然还□□着。 再次掀开锅子的时候,南瓜特有香香甜甜的味道弥漫开来,整一锅饭都变成了金黄色,带着一种朴素粗狂的美感。 赵梦成没做其他的菜,直接端着四大碗上了桌。 父子四个围着八仙桌,正好一人一边,每个人都捧着一个大碗吃起来,一口下去又香又甜,让人停不下来。 刘炳坤上门的时候,瞧见的就是这样的画面。 赵家父子四个埋头苦干,桌上空空如也,四个人都在吃南瓜饭。 “哥,你家就吃这个?”刘炳坤一看是南瓜饭,顿时心疼起来。 南瓜这东西是好吃,但当饭吃不经饿:“是不是造了房子银子不称手,没钱你跟我说啊,不能让孩子吃南瓜熬日子。” 他心想赵梦成大概是抹不开脸,外头还以为他天天吃香喝辣的,结果在家就吃南瓜饭。 回头他得出去好好说道说道,免得别人都以为他哥挣了大钱,被赵老大那俩棒槌抹黑名声。 刘炳坤心疼道:“瞧这仨,小脸都黄了。” 三小只莫名其妙的抬头,阿坤叔叔在说什么,南瓜这么好吃为啥不能吃,爹还往南瓜饭里加了红枣桂圆,都埋在下头呢,还有红糖,那味道谁吃谁知道,呲溜。 赵梦成看了眼三小只,大概是这几天南瓜吃多了,似乎肤色真的有点发黄。 他心底发笑,南瓜好吃,但不能天天吃,不然他们家四个都要变成小黄人了。 赵梦成也没解释:“吃了没,要是没吃你也吃一碗。” 吃了就知道南瓜饭的美味了。 刘炳坤摇头:“镇上来人收税了,正在我家呢,我爹让我来喊人,等你吃完也赶紧过去吧。” “这个时候过来?”这都要天黑了。 刘炳坤叹气:“谁说不是呢,那几个当差的急得很,恨不得今天就把粮食拉走。” 他顿了顿,强调了一句:“说今年收税只要粮食,不能用银子抵。” 一听这话,赵梦成也没心思慢慢吃了,他家总共那么多粮食,送出去就不够吃了。 他三两下扒完饭,起身道:“走,现在就去看看。” 第39章 谣言 赵梦成跟着刘炳坤过去,老村长家门口已经围满了村民,一个个脸色沉凝。 “梦成,你来了,快进来。”刘丰收一眼瞧见他,开口招呼。 赵梦成进门一看,前来收粮的还是个老熟人,是那个之前在衙门口给他透消息的张衙役。 “张哥,这次是你来收粮。”赵梦成招呼道。 张衙役晒黑了许多,瞧见他倒是露了个笑容:“知道你是青山村的,我特意跟人换了来。” 老村长见他们熟识,立刻给赵梦成使眼色。 赵梦成也不兜圈子:“不知道今年是个什么规矩,你也知道我们家没田没地,实在是拿不出粮食来。” 张衙役看了眼老村长:“方才我话还没说完,今年最好是交粮食,如果要用银子抵扣,就得按照县城现在的粮价来。” “粮价你们想必都知道,比来村里收的价格还要高一些,拿银子抵不合算。” 这话让村人们大吃一惊,县城现在的粮价都要上天了,他们哪儿拿的出那么多银子来。 刘丰收松了口气,连声道:“幸好我家的粮食都没卖,赋税的粮食还能拿出来。” 也有人着急起来,刘丰平差点蹦起来,连声追问:“不是都说要免税,你们咋还来村里收,不会故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