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大院来了个大美人_第11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7节 (第3/3页)


    谢茉同志文章就跟她这个人一样,叫人拍案叫绝。

    谢茉微笑说:“您是老班长,经验丰富,给我这个新丁提提意见。”

    袁峰笑哈哈点了点她说:“文稿很好,看得出来你上心了。硬要挑毛病的,这里加上一句……”

    果不其然,就是卫明诚要删的那句。

    和昨天删掉的那句没任何区别,换了两个相近词语而已。

    袁峰读一遍便能找出问题,说明他这个办公室主任兼宣传科科长并非浪得虚名,为人处世圆滑不缺手腕,工作上细致认真,且积累厚实。

    自有令人学习的地方。

    袁峰态度和善,指点到位,把添不添加的区别用相对隐晦的话讲了出来,见谢茉了悟连连点头,袁峰笑容益发亲和。

    而谢茉却悄然在心里赞美“卫老师”。

    在这过程中,谢茉并未觉察,伏案书写的黄长明抬头,快速向她投去一眼。

    袁峰说完,谢茉适时表达真诚感谢:“谢谢科长,以后我会注意。我再把这一页重新誊写一遍。”

    袁峰笑眯眯地颔首:“写完送我隔壁办公室。”

    谢茉脆生生地说:“那我现在就抓紧写。”

    目送袁峰慢悠悠踱走,谢茉抽出空白纸页着手誊写。

    半个小时后,袁峰拿着发言稿叩开邢主任办公室门:“主任,您周五的发言稿小谢已经写好了。您过目一下。”

    邢主任笑呵呵道:“工作很积极嘛。年轻同志就该这样,朝气蓬勃,充满干劲。”

    袁峰笑着附和:“可不是嘛。”

    邢主任接过稿纸,打开,一行行秀丽却不乏筋骨的钢笔字整整齐齐映入眼帘:“嚯,这字可真不赖!”

    “她这笔字在这大院不说独占鳌头,也得在前三甲。”

    袁峰听见这话,心头不由地一动。悄悄一翻眼皮,邢主任正专注读文稿,且面色越来越严肃,袁峰便把顶到喉咙口的话咽回去,这事不急……

    邢主任目不转睛地读完,长长吐出一口气,锵声道:“这内容比字更好更俊。”

    袁峰说:“是,遣词造句、内核、视角都挑不出错。”

    “小谢才二十吧……”邢主任慨叹,“长江后浪推前浪,年纪轻轻的,怎么下笔这么老练呢。上一回那篇‘祖国’就展现了思想高度和胸怀,这回也没让人失望,有深度有思考,新颖却再切题不过,在敏感问题的表达上克制稳妥。”

    袁峰笑:“千里马难寻,伯乐更难寻。”拐着弯拍领导马屁。

    邢主任笑着点点他:“小袁,你啊……”

    说着,他又低头浏览了一遍文稿,然后一锤定音:“就用这稿子,一字不用改。”

    在这篇文稿里,谢茉从华夏农耕文明说起,讲到自商鞅变法以来持续几千年的“交公粮”,着眼点是公粮制度的变化,和由此引起的人民生存境况变化,后面上升主题“新华夏”,从上述的变化中总结出建立新华夏的意义——把广大人民从土地泥沼中解救出来了,然后继续延伸到“国庆”——人民生活日益好转是庆典最亮眼的礼花,最后是“国庆”的意义——不忘艰苦,珍惜现今,展望未来。

    邢国强收起稿子,小谢这位女同志,巾帼不让须眉啊。

    格局眼界,一般男同志比不上。

    ***

    袁峰从邢主任办公室出来,直接去了宣传科。

    “小谢,你稿子邢主任看过了,他很满意。”袁峰站在办公室门口,提声宣布。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