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_第29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0节 (第2/2页)

   于是,短短两个月时间,无数精美、足量的白币疯狂涌入市场。

    不良商贩还摸着仅剩的良心,诚信经营起来。

    他们大量收购市场上的铜、银,用真心造假金,一度将铜、银价格哄抬至历史新高,令本就加剧的通货膨胀雪上加霜。

    币商们还精益求精,在不断造假的过程里,进一步优化了白币的耐磨耐蚀性。

    直至宝泉出品的白币因铸造不够精良,反而被老百姓质疑为假。币……

    但不管真假,白币的价值自此一落千丈。

    又一批被货币改革坑害的老百姓们这把不干了,商家罢市、豪绅闹事,快要被朝廷累次货币改革榨干最后一点血的平头老百姓也躁动不已。

    老皇帝第二件送给谢大人的,就是这么个大礼。

    处理不好,不止会引发民乱,朝廷失信更会引得本就举步维艰的社会经济彻底崩盘。

    这时,边疆又传来噩耗。

    第三份大礼虽迟但到。

    顾慎押解辎重才到北境,得了补给的北军就按捺不住,要出城反击。

    漫长冬日,鞑子借暴雪掩护,也借陈愈带去的布防图,武力上对北军实现了全方位压制。

    将士们吃了数次瘪,被蛮子一再戏耍打压,早就忍无可忍。

    营帐内,探子才报草原雪融,总帅就不顾微弱的反对声,一锤定音敲下反击方案。

    才九死一生突破鞑子围剿捡回一命的顾情还想请他三思,就听那五旬将军不耐烦摆手。

    “顾家小将,你虽骁勇,可毕竟经验不足。

    鞑子们能与我军拉锯一冬,凭的无非是暴雪的掩护,他们惯会在雪中藏匿与追踪,若不是吃了这亏,咱们早就大干他们一场了!

    这时节东风起、冰雪消,鞑子们失了优势,正是反击的好机会。

    要知道经冬鏖战,不止咱们弹尽粮绝、兵士疲乏,鞑子亦然,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这番言论,得到营中大多将领的支持。

    短短三日,三十万大军集结完毕。

    阵前,总帅慷慨激昂,“众将士听令,今日决战,誓必雪耻。尔等只管奋勇拼杀,回来本帅自当论功行赏,狗鞑子,他娘的,咱一鼓作气,杀他个亡族灭种!”

    哪知三日后,北境就传来噩耗。

    原来鞑靼早有准备,一路诱敌深入,只等大军深入草原腹地,他们的轻骑兵却从两翼包抄,绕到了大军身后,几乎不费兵卒,一举就破了长城。

    鞑靼骑兵一入关内,如入无人之境。

    不过半月功夫,就一路攻城略地,直插京师。

    兵临城下,不外如是。

    隔着一堵城墙,乌压压万余蒙古铁骑,蹄铁上血迹还未干透。

    城内却只有两千护城防守,与皇帝手中的三千羽林。

    调兵的号令急急从兵部发出,可北军擅自冒进又被截断消息,回防无门。

    而中军最快也要七天才赶得及勤王。

    一时间,内忧外患。

    大宁建朝百余年,还是第一次陷入如此危机。

    京都百姓连夜收拾家当行李纷纷南下逃难。

    如此形势下,抱病许久的神宗终于露面。

    临朝第一件事,就是怒斥谢昭办事不利、贻误战机,并责令他交出皇帝亲掌的神机、火炮两营调兵权,由他亲自坐镇迎敌。

    又借白币事发难,以“首辅之疏忽,当亲自补救”为由,遣谢昭南下福建彻查假。币一案。

    谢昭神色坦然地领命,才摘下拇指田黄,就有近侍太监恭敬接过。

    那太监是个新人,十分会做人。

    这个时候,也不捧高踩低,反倒恭敬道了句,“谢大人,得罪了。”

    朝臣们还在奇怪,神宗用了几十年的留仁大太监怎么就换了人。

    就听神宗不轻不重加了句,“朕冒天下之大不韪特封顾氏小子做监学,又立科学院遣新科进士供他调遣,便是希望他能网罗人才替朝廷分忧。眼下科学院开院两月余,可有实策呈上?”

    朝臣们纷纷摇头,有几个落井下石的,还跳出来又告了几状。

    从科学院成日里不务正业,告到科学院里的人种种错处。

    一个向来与南直不对付的北方老学究怒斥新科进士人品存疑。

    所举例子便是宋如松老父春上新逝,他在京中却佯装不知参加新科,如此不孝不悌之人,当免去功名、永不录用!

    也有人觉得新科状元颇有才学,就这般弃而不用略有惋惜,便出言调和。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