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节 (第1/2页)
七月廿九日,火星入太微垣帝座前,扰帝星不宁。 钦天监进言,要神宗修德自省,远奸臣、亲贤人,诛程先。 如此,将人祸嫁接为天象,神宗终是舍下老脸,亲自向天下罪己。 洋洋诏书千字,承认自个儿受奸臣蒙蔽,以至于不事天、不爱民、不重农桑,招致天生异变,民不果腹、天下饥馑;也终于松口,不做那皇世仁,凡春上以来受灾的,令有司核准亩数,一律免赋税三年;又特令各地州府全力退水,不得再厚此薄彼、区别对待。 一同下往各地的,还有一纸招安令。 念在流民失地,情有可原,凡愿主动顺服的,一概既往不咎,遣回原籍原地,同样免赋三年。 此外,神宗又另点三司重臣,赴南方查处一任涉事官员,该杀的杀,该剐的剐,该正名的正名,以肃清流弊,平息民愤。 钦差来得快,行动也快。 盈雨不歇的七月才过,两岸动乱渐渐随着大水一同褪去。 一切都走上正轨。 唯有明孝和苏训,掘地三尺依然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八月桂子飘香季。 经工部、户部与河道会商,兼小顾劳斯提供的一些些现代灾后重建思路,在神宗默许之下,以明孝之名发行的国债及地方债,正式发行。 效果超乎想象的好。 大抵商贾、平民感念太子仁义,只身犯险救民于水火,以至于生死不知,无不慷慨解囊。 甚至大部分人都没弄懂债券是什么,直把几文几十文的碎钱往户吏桌上扔。 原本的一千万两债券,不仅半日售空,无券可买的各地百姓甚至还自发捐款。 金额超出预计三倍有余。 钱有了,怎么建,建什么,也提上日程。 虽然指挥部依旧笼在阴翳之中,但明孝带下来的人,依旧各司其职,井井有条。 林部长、韦大人熬了数个日夜,总算拿出了全新的治水之策。 迫在眉睫的修堤筑坝、农田清淤沥水,很快安排下去,又有南户部新老两位尚书驰援,与各州府商定水毁民房重建一应细节。 老尚书核完灾后重建预算后,退休返聘又来跟踪审计钱款具体使用情况。 新尚书下州府查账,这时候也正好到了最后一站,刚好被抓来做现成苦力。 为了避免各地层层盘剥,顾劳斯向张尚书又提了一个新建议。 “财政直达系统???” 张尚书一捋美髯,“细说,干爹听着呢。” 顾悄:…… 财政直达,简而言之,就是叫户部掌钱,重建所用资财、劳工,各地实行报账制,所需银钱下发之前层层公示,并直接与原料商或包工头直结。 事虽繁琐,两位尚书还是皱着眉采纳了。 特殊时期,特殊钱帛,一个用得不好,再生事端就得不偿失。 长线些的两河综合治理,也被工部提上日程。 特派下来的裴岗裴大人,见僚属日日到个后生厢房点卯,出于好奇,也跟了过来。 自此沉迷河道系统整治、保蓄泄综合治理以及河长制等等天马行空的设想里不可自拔。 甚至回京上奏一本,令韦岑与林如晦同他一道,一人认领一条河,当起了总河长。 这三位亦不耻下问,不仅向顾影朝讨了江淮地图,还亲自分赴三地,召集沿岸里老修定完善。有理论、有经验,又有实践,一年后三人分别向神宗提交了数以万字的水治调研报告,与详尽的专项治理方案。 方案细致到,哪个河弯要裁,哪个水库可蓄,哪处应加固堤坝,哪处应凿河入海,都一一标注清楚。 此后几十年,每年朝廷稳定发行专项国债,分段而治。 聚沙成塔,终于以人力之无穷,实现江河无患、风调雨顺。 当然,这亦是后话。 顾劳斯自然想不到,他曾经束之高阁的自然地理,还能在这个异时空,与一群潜心治水、不辞辛苦的匠人们发生这般神奇的碰撞。 他眼前最关心的事,是即将开始的乡试。 第132章 乡试每三年一次, 逢子、午、卯、酉年举行。 考期在秋季八月,南、北直隶及各省会分设考点、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