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_第13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2节 (第1/3页)

    她四岁便承他照顾。

    彼时不过六岁的顾慎,对着这个所谓的大丫头,当妹妹一样呵护。

    他不止教她融入顾家,还教她习字、读书、政论,乃至一切她想知晓的事。

    他于她,就是人生路上的引导者,教她如何不心动?

    躲也躲了,逃也逃了,若命运兜兜转转,最终还是叫他们重回原点,那便在一起吧。

    璎珞鼓起勇气,在顾准跟前跪下,她取出那枚玉环,举过头顶,声音清脆里带着果决,“大人,璎珞有一事要禀。”

    顾准目光中露出一丝嘉赏,“好孩子,说罢。”

    璎珞抬眸,看了顾慎一眼,“这枚玉佩,是我的随身之物,我走丢时年岁尚小,并不记得家住何处父母何人,但这玉上蒙文阴刻的八思巴文‘完颜’,婢子不敢隐瞒。”

    完颜是前朝国姓。至今在北境盘踞与苏家军对峙的,首领亦是完颜氏。

    什么意思不言而喻。

    顾慎很受伤,虽然他沉静的脸上看不出表情,可语气里的失落任何一个熟悉他的人都听得出来,“璎珞,你就因为这个,拒我这么多年?”

    果然应了顾二那句话,大哥知道该有多伤心。

    璎珞垂头,不敢应声。

    顾准叹了口气,“这玉环是汉族制式,你是鞑靼人,确实叫我有些意外。”

    几个月的操劳,他略显疲态,喝了口茶才幽幽道,“既然你有顾虑,我便与你说个故事吧。”

    “太.祖建朝初,重用与他一同打江山的寒门,对旧贵族十分厌弃。”他似是陷入悠远的回忆,“苏侯是他最信任的兄弟、下属。可苏侯虽擅军事,却也有武人最大的弊病,那就是暴躁易怒,武断刚愎。我父亲,便是冤死他手。”

    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提及还是让人唏嘘。

    “所以我入朝为官,是为寻仇来的。谁知高中发榜那日,却被一个红装似火的姑娘劫掠上马,她无礼又荒唐,竟笑着当众亲下我的脸,十分嚣张地宣示主权,‘小白脸,你便是我夫君了!’想来你们一定也猜出来,那姑娘便是苏青青。”

    顾劳斯听得心驰神往,年轻时的苏青青,果真是大宁泥石流。

    “我与夫人的开端,便是杀父之仇、强取之恨,如此蹉跎十年,历经磨难也能成佳偶。”他慈祥地望着璎珞,“所以命运握在自己手中,想要便去争取。苏侯虽误斩我父亲,但夫人亦为我挡了致命一剑、护我半生,或许造化弄人,有些事是宿命,但我们须跳出宿命,为自己而活。”

    “你是蒙人,或许会与苏家军有血仇,但战事是战事,你们是你们。莫要为未知之事固步自封。即便为真,难道你就要拿起屠刀戮向我们?若真有血仇,我希望两族能痛定思痛,一起阻止下一场杀戮,而不是将这仇恨世代沿袭,叫边疆民不聊生,这便是恨应有的另一重愿力。”

    顾悄这还是第一次听顾准说边疆矛盾。

    虽然这话有些理想化,但确实足以安抚璎珞忐忑的内心。

    自古边疆多战事,汉族尚和,蛮族好斗。

    汉人国力兴盛时,或可震慑蛮族数十年,一旦王朝衰落,便又重复历史的轮轨。

    直到清朝,对付边疆民族,采取武力震慑 一定程度自治的模式,才勉强稳定。

    新中国的少数民族自治体制,无疑很好地解决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隔阂矛盾,但这亦有一个前提,汉民族要足够强大。

    大宁穷兵黩武,国库空耗,显然不具备这个前提。

    边疆之战,短期终不可止,顾准这话,说来纯纯是忽悠小姑娘的。

    为了儿子讨媳妇,老大人晚节不保,终是下了海。

    但权威开口,效果不同凡响,无知小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