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第1/2页)
大臣们也想要谨慎,但是这二十万降民就是烫手山芋———虽然烫手,但是好吃。他们既不想自己接下这二十万人,又不愿自己的政治对家接了这二十万生力军。 这种不想要,又不愿给旁人的矛盾心理导致朝堂上的商讨迟迟没有个统一的定论。 最后,还是阿昭拍板做了决定,“我本出生六镇,实不忍心看着兄弟们误入歧途,当给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就派他们南下收复失地,将功赎罪!”六镇起义,大魏北境遍地峰火,大魏的南边也不太平——南梁焉能放过这么个乘火打劫的好机会?!去岁起便屡屡发兵攻打大魏。 眼下,六镇已平,然南方战场却接连不利,先后被南梁占领了童城、建陵、琅琊、檀丘、秦虚等地接连失守被占。 阿昭让二十万六镇降民南下抵抗南梁的主意简直是天马行空的神来之笔,朝堂上下惊叹过后却觉得这是个绝佳的主意——都是不省心的主,就让他们狗咬狗,相互消耗,岂不美哉! 阿昭又道,“人离乡贱,六镇儿郎习惯了北方的肃冷,恐不适合南边的气候。” 众大臣心道:这该是咱们操心的事儿吗? 阿昭瞥了一眼城阳王元徽,对方立马心领神会,上前提议,“不若从朔州将领中选拔一位来带领二十万降民南下,有个主心骨,异地他乡不至于太过惶恐。”反正只要不是死对头元渊得了好处,怎么样都好。 立马有狗腿子上前附和,“听闻朔州刺史贺兰定为人和善,素有贤民,为六镇镇民所拥戴,不若任命其为南征大都督,统帅二十万降民南下收复失地?” “善!” “可!”顿时,朝堂一片附和之声。 阿昭表示很满意,大家这一次都用心了,一定会如实禀明陛下以褒奖。 阿昭想要为贺兰定拿下这二十万人马,可又不想怀朔自掏腰包养活这么多张嘴。即便贺兰定兴修水利、改善土壤,但是先天的环境受限,天花板就在那儿。敕勒川就是不适宜种田产粮。想要养活二十万口人太难了。 可是南方就不一样了,沃野千里,土壤肥沃,雨水丰茂,四季分明。倘若贺兰定带领二十万降民以收复失地之名,南下攻城掠地,将南方州郡经营成为自己的地盘,何愁养不活二十万口人? 【作者有话说】 贺兰定:啥?一觉醒来就要开新地图啦? 第一百九十章 正光五年, 大魏起义四起,梁军趁机北伐,豫州刺史裴邃督征讨诸军事。 梁军一路势如破竹, 时至正光六年, 大魏平靖关、武阳关、岘关全部沦陷。三关既破, 南梁战线一路前推, 眼看就要占领淮南地区。 北魏方面派行台郦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