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第1/2页)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至于家里会不会翻天覆地,崔小郎这会儿哪里还顾得上。 这一日,贺兰小学堂多了一个助教夫子,听说是个俊得像玉人一般的小郎君。 “比郑夫子的兄长还要俊?”郑二郎人虽然不在怀朔了,但是他的传说还在。 “还要俊!还要面嫩!” “走起路来像仙鹤一样好看!” 一时间,崔小郎成了整个怀朔的“头条热搜”,男女老少都在谈论他,更有不少人家起了心思,想把家里姑娘送去贺兰小学堂上学,企图来一场刺激的“师生恋”。 “你也不看看你家姑娘长什么样,人家小郎君能看得上?” 算盘打得啪啪响的妇人脖子一梗,嚷嚷道,“怎么不成样子啦,你看贺兰家那个谁,以前也是黑黢黢,黑炭一样的,自打去小学堂上学,一下子就便漂亮啦!” “再说了,又不要人家小郎君负责什么的,就借个种,他还占了便宜呢!”北地民风之彪悍可见一斑。 又有说,“听说新夫子姓崔,顶顶的高门大户,如若把二虎子送去上学,度化度化。” “成!反正家里如今活计松快许多,让二虎子去学认字,学算账,以后说不定能做个掌柜。” 总之,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许多人家都准备将孩子送去上学识字,贺兰小学堂顿时变得火热起来。 “还是要免费吗?”面对火热的报名盛况,郑令修与贺兰定商议。 “免费。”贺兰定大手一挥,“苦啥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整个怀朔才几个孩子,他贺兰定负担得起。 “要是其他地方过来求学的,那可要收个伙食费了。”贺兰小学堂不仅教学免费,还免费提供早晚各一顿饭食。 “当然,我也不是冤大头,对于那些不好好学的,学得不行的,考试不合格就退学。”周练、月考已经成了套在学生们脑袋上的紧箍咒。 当然,大部分孩子都是非常好学的,都很珍惜学习的机会。 但是每个人的资质都是不一样的,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学问。按照眼下的生存环境,大部分孩子完成基础的认字和算术后,其实更适合去学一门手艺。 “趁此东风,进行学堂改制吧。”郑令修问,“那份计划书您看了吗?需要改进吗?” 学堂改革的计划书贺兰定早就看过了,修改意见也有,但是还存在实施困难,“夫子的招募是个问题。” “孙良医那边我跑了许多趟,他不愿意来学堂授课当夫子。”贺兰定叹气。 时人对于知识、技术的传承非常谨慎保守,大多是父传子,子承父,要是没儿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