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节  (第2/2页)
字形。    如今用在印刷上,再合适不过了。    蔡丰岚也凑近看了看,点头称是。    话是如此讲,三人还是找到几处可以改进的地方,务必精益求精。    十月初十,这本书也就彻底抄完了。    蔡丰岚见纪元把抄好的书收起来,反而去研究原本的文章,看样子是想读一读如何写诗的书。    蔡丰岚奇怪道:“你作诗的水平,还用再读?难道是在给他找疏漏?”    又道:“今日正好休息,干脆把抄好的送过去,那就能拿尾款了。”    纪元抄一本书十五两银子,定金五两,抄完给下面的十两。    蔡丰岚知道,纪元为了买叆叇,身上没多少银钱。    要不是靠着童试文章有些稿费,估计荷包都要见底。    但即便如此,手里多些银子还是好的,在府城处处都要银钱。    这种情况下,怎么不提前交稿,提前拿钱?还能继续接新的。    纪元听着前面那个问题,耳朵一红,转而回答下一个问题:“说好的十一月初五之前交,我不能给得太早。”    白和尚一听,明白怎么回事:“是了,交得太早,以后就要这么早了。”    而且周家书坊不止自己一个润笔先生,他写字快,自己是知道的。    这又不是读书,拿了第一,也就是拿了第一。    这是赚钱,自己卷得飞起,那其他正常做事的人,是会被牵连的。    难免有人会说,人家写得又快又好,你怎么是这个速度。    没必要,不如按部就班,对大家多好。    纪元也是因为岳昌的原因,对此多思虑了一层。    单是名声,就够让人抓狂,若牵扯到银钱,那便更不同了。    蔡丰岚也若有所思,最后道:“上学难,为人处世更难。”    谁说不是呢。    至于银钱,纪元感觉自己身上够用,童试文章卖了三十六两,做润笔先生还有五两定金。    虽说平日吃喝都要银钱,又买了些日常用品。    但如今也还有三十两银子,钱已经很多了!    偶尔需要多用钱,纪元也不怕的。    他可是有罗博士的五十两银票,还有房老夫子的两幅画。    实在不行,他就去当败家子,去换银票用!    倒是那本《陈家诗词格律感悟》,他确实想研究研究。    也就是现在课确实满,否则他真要花时间专门学习如何写诗词。    手头这本格律感悟,不愧在两广卖得很好,里面说的很多东西通俗易懂,还挺适合入门。    第一章节还简单说了诗歌起源发展,以及到天齐国是什么情况。    里面的基础知识,如韵,平仄,对仗等等,都有涉猎。    可惜这些知识应该太过基础,书里草草略过,并未多写,主要是把平仄讲了讲,以及后面的对仗规则。    纪元认真阅读,至少先把基础知识给学了。    以后再慢慢来。    纪元没想到的是,抄书的事,确实牵扯到银钱,又变得十分不同。    十月十五,纪元刚下学,就见周家书坊的人在外面站着,见到他过来,连忙小跑到跟前,对方脸上还带着不好意思。    “元哥儿最近可忙。”书坊管事为表亲近,熟悉之后,一直喊纪元元哥儿。    纪元看看他,直接道:“是有什么事吗?”    “元哥儿果然聪明,您还记得那本《陈家诗词格律感悟》吗。”    纪元点头,管事继续道:“此书能不能快些抄完,书坊务必给您一些紧急的费用。”    说着,管事甚至把余下的银钱也拿出来了,共计二十两。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