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  (第2/2页)
芸学子们知道何为圣。”    “知道是什么是圣,才能去往圣的方向努力。”    教谕开口,引经据典,又把事情说得简单清晰。    让一众学子既听得懂,又明白为何要拜文庙,为何开学第一日要在此地祭拜。    他们要祭拜先圣先师,也不论是什么圣什么师。    最终的目的,便是童蒙时学的:“圣与贤,可训致。”    就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    也是这个时代儒学的第一要义。    这哪是祭祀,分明是劝学。    好好读书!    你就能成为圣贤眼中的圣人!    这还不学?!    教谕等了片刻,继续道:“盖治天下必本与贤才,而贤才者,学校之所由出也。”    “学校的重要不言而喻,天齐国建学育才,度越前古。欲为朝廷得非常之士,经明修行,博古通今,文质得中,名实相符者。”    后面便是在讲,天齐国为官学做了什么,为学子做了什么,又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说到最后,教谕最后道:“为师者当体先贤,竭尽教训,成德达才。”    “望学生共勉。”    最后便是说,他们当老师的,一定会先一步效仿圣贤,竭尽所能,帮学生们修行自己的德行。    更会帮大家考上科举,报效朝廷,成为于朝廷有用的人才。    先树立目标,再确定方向,感谢朝廷的重托。    结尾告诉大家,老师们带学生一起努力的!    努力考上科举!干出一番事业!    纪元听得津津有味,不愧是县学的教谕,说话就是有水平。    也确定了赵夫子所说,官学的目的,就是为国家选拔人才,考科举。    纪元这才有种,真正开学的感觉,这似乎才是县学平时的模样。    教谕说完话,祭祀并未结束。    如果说方才的话,是对所有学生们讲。    那接下来的话,就是给即将参加童试的乙等堂学生讲的。    教谕道:“还有五日,便是童试开始之日。”    “世人皆知,童试共分三个考试,县试,府试,提学院道之试。”    “三个考试,一步一台阶。”    “二月初六,便是乙堂学生过第一关,考县试的日子,今日一并祭文庙,佑县学学生,□□通达。”    乙等堂二十八名学生,纷纷上前。    他们一扫方才的萎靡,带着异常的亢奋祭拜文庙。    夫子们还说了不少,大多都是鼓励的话。    五日了,还有五日就要考试。    纪元看着,就觉得压力很大。    县学二十八名考生,再加上不在县学的童生,一共四十六人。    这四十六人里,只有十人能过了县试。    过了县试之后,十个人还要去府城进行府试。    不说后面的,单这县试,都是一大难关。    四十六个考生,看着是不太多。    却要知道,这四十六个人后面,还有许许多多连考试资格都没有的。    纪元他们不就如此。    而丙等堂的学生,却也是当初六百多人里选出的二十,学问不会太差。    由此可见,参加考试的四十六人,都是何等学识。    在这四十六人中优中选优,实在残酷至极。    更不用说,考过县试,还有府试等着他们。    一步一台阶,方能拿到科举制度下最低等的功名,秀才。    眼前的二十八人,似乎被夫子们的话激起斗志,也有些当场洒泪。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考试。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