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刘勇  (第1/2页)
    时间匆匆,转眼到了来年的二月份。    这中间的几个月,梁平安制造出来了肥皂和香皂。    一听名字,便知这第一款是适用于平民百姓家的,而香皂主要贩售给达官显贵家里。    而且经过这几个月的发酵,这产品卖的都不错。    不光是在本县卖的好,连附近的府县都有不少的商家来进货,可谓已成爆款。    古代,起码是在这大周朝,从来就没有什么肥皂、香皂,至多就是个胰子。    而且这“胰子”还非常的昂贵,多是有钱的人才会买得起,而且用起来也没有梁平安推出来的肥皂香皂好用。    这二月份,便是县试的日子。    县试,科举考试的第一关。    这对于梁平安来说,可谓是翻身第一仗。    虽说他现在不缺钱了。    但是古代阶级分明,士、农、工、商,这一个阶级到另一个阶级,可谓是天差地别,这样形容不为过的,想要从一个阶级跳到另一个阶级,一个办法是捷径,考科举。    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一个小商人子弟,他想要跨越阶级阻碍,那用功读书考科举,如是成功,那便一跃而成为了士农工商里的“士”了,可谓鱼跃龙门。    然而考科举,就那么简单吗?    非也!    读过范进中举的都知道,考科举之难。有的人考了一辈子,还是个童生,根本没进入“士”这个统治阶级。    想成为“士人”,那大概率你得达到“举人”的级别,举人在平民百姓里,都是要叫做“举人老爷”的!    光举人的在官面上的福利,就是不用纳税,不用服徭役,等等,还有许多的特权。    这足以让一个刚考上举人的贫寒读书人,能立马过上小康生活,以后自然更是成为地主阶级,就更富贵了。    言归正传!    却说这一天,一大早,在王立民的书塾大门口,一共有四辆马车,这四辆马车,马车边上站着四个少年人。    其中看起来一不过十一二的少年,生的唇红齿白,气质予人锋锐之感。    而看其样貌身材,甚至可以断定其长大成熟后,便十有八九会是一个容貌俊美的后生。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其年,已经十一周岁的梁平安了,按虚岁来说,已十二了。    在他的左手边,是一个有些胖胖的少年,看起来十四五岁的模样,他正是梁平骏。    在梁平安的右手处还有两个少年,也都是十四五岁的样子。    梁平骏还有那两个少年,都是互助会的成员,此番,包括梁平安,他们四人就是联名具保的。    这所谓联名具保,这是大周朝此时对参加科举考试县试、府试等的一种防止舞弊的手段。    即,连坐法。    一人舞弊,其他三人全部都要受惩罚。    另外县试,除了这三人具保外,还要有一名秀才来做担保,这王立民自然能找人办成,虽然他也是秀才功名,但为避嫌起见,还是找了他一曾经的同窗,来结保了。    此时一共四辆马车,在书塾的大门口,王立民交代了几人要好好考,平常心,之后,就让四人上了马车。    随后四人一人一辆马车,便赶往县城去了。    虽然每人一辆,主要是,县试要考五天,几乎一天就是一场,从黎明到下午快天黑为止。    所以每个人都要准备考具外,另外还要准备在里面的午饭,就是备些干粮,而且是五天的。    所以每个人基本都是大包小包。    其实即便这样,两辆马车也足够了,但现在谁让梁平安如今不差钱呢。    大手一挥,每人一辆马车,痛痛快快的去。    他们现在也都历练出来了,不需要什么家人来跟着去县城,那样其实说起来,还有些容易让人分心。    只有马车夫会跟着去,这马车夫也是梁平安的作坊里的聘请的马夫,也都算是些熟识之人。    他们刚才来到王立民的书塾门口,只是来跟王立民道个别,他们之前在下水村自家里,也都已经跟父母亲人道了别了。    马车夫一甩马鞭,随后马车启动了。    其实县试,是明天才考,但是早早去,就不用那么慌了,再者他们在县城有专门经营的客栈,他们不用像别的学子一样去抢客栈住宿房间。    县城离下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