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海外遗民不可弃  (第1/3页)
    苏河看着军方的态度鲜明,一直都是坚定的主战派,从来没有动摇过。    他望向文官方向,特别是在刚刚大朝会上,有着反战言论的李志升。    文官派别极为复杂,对于不同的目标,他们的立场也不同。    李志升感觉到陛下的目光,他却一点反应都没有。    李志升知道,唐德峰交代完前因后果。    蛮夷屠戮汉人,这种事情大华王朝必须要有反应。    大华王朝作为一个立国不久的国家。    官员较为年轻,不是那么死气沉沉。    民意也不允许,大华王朝无视这件事。    这件事情已经没有办法阻拦。    李志升找不到任何理由,说服皇帝陛下,无视荷兰人的动作。    更何况现在群情激奋的军方,没有任何人能阻挡。    军方在大华王朝的地位很高。    只看国公的数量,文官只有首相王仲策一人,获得国公的爵位。    他是文官名副其实的二号人物,也只是侯爵而已。    大华王朝实行严格的文武分治,并且各个衙门的权力,划分的非常明确。    让这些开国勋贵,只能处理军方事务,没办法插手行政事务。    但有人胆敢阻拦他们获得军功,就会见识到,勋贵们的强大能量。    特别是那几个国公,想军功都想疯了。    他们想更进一步,达到海外封王的要求。    没有评上国公的几位军方侯爷,也想推动战争,爵位更进一步成为国公。    军方想要作战,文官想要稳定。    陛下对军队的掌控力非常强。    陛下平衡着军方和文官的要求。    现在军队没有大规模向外扩张,就是陛下在压制他们。    唐德峰敲响鸣冤鼓,这让陛下都没有办法,再阻拦军方的要求。    刚才军方主要领导,迫不及待站出来。    他们就是要影响陛下,让陛下的选择偏向发起战争。    李志升的底线很清晰,军队向外扩张,不能影响到国家的稳定。    只要军方没有突破这个底线,他对于军方的一些可以忍让。    朝堂上安静了一两秒钟。    黄文羲等反战派骨干,他们都等待李志升出头。    只要李志升站出来反对,他们立刻在旁边附和。    形成大量官员反对的局面。    大华王朝现在不能再轻起战争,军方的地位已经足够高。    随着战争的规模扩大,军方的地位会越来越高。    军方最终会形成一个强大的利益集团,能与文官分庭抗礼。    最后很可能导致,武夫治国这种局面。    这种局面出现,那将是所有人的噩梦时刻。    黄文羲作为大华朝堂上,仅存的真正读书人,绝不能让这种情况发生。    反战派看到李志升继续沉默下去。    他们忍不下去,再等下去,陛下就同意军方的请求。    黄文羲左看看右看看,发现其他人都无动于衷,等着别人先出头。    吏部左侍郎黄文羲,看到陛下皱了皱眉,知道不能再拖下去。    他立刻站出来,说道:「陛下,微臣有不同的意见。    战争要师出有名,前明用岂以贱民兴动兵革的理由拒绝出兵。    微臣认为这个理由欠妥当,爪哇岛的汉人绝不是贱民。    我们汉人是最出色的民族,不能用贱民称呼他们。    但我们要搞清楚最重要的一点,爪哇岛这些汉人,他们是否属于大华王朝的人。    我们的军队只保护我们自己人。    爪哇岛这些汉人,如果入了夷狄,那他们就是夷狄。    不属于大华人,大华将士宝贵的生命,不能为夷狄人牺牲。」    黄文羲为他的急智感到自豪。    他在短短的一两秒钟内,就想到了这个说法。    唐德峰说出他的事迹之后,现在群情激愤,军方的态度十分明确。    连他们反战派最重要的盟友,也是反战派领袖之一的李志升,都没有发言反对战争。    现在的局势,对于反战派非常不利。    反战派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    他们因为各种理由完全不一样,甚至南辕北辙的理由凑合在一起。    他们只有一个主要目的,那就是反对战争。    因为战争会导致他们利益受损,这些人才团结起来反对战争。    黄文羲看到反战派骨干力量冒襄站了出来。    冒襄官小位卑,但笔杆子强大,特别能说。    他现在站出来,应该是支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