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引蛇出洞  (第1/3页)
    4334年(公元1637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距离下达总攻的命令,已经过去二十天。    距离两军主力正式碰撞,已经过去十天。    曹国公李大壮听着参谋们的汇报,不断在沙盘上做出标记。    战场的整体局势,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大华军队依旧保持进攻态势,建奴的八旗兵呈现守势。    八旗兵不时找到机会,攻击大华军队的薄弱点。    他们一触即走,不敢长时间停留在一个位置,防止被大华炮兵团炮火覆盖。    朝鲜新军和朝鲜八旗,两支军队菜鸡互啄。    朝鲜新军使用燧发枪,他们连排队枪毙这个战术都用不好。    他们竟以己之短,用刺刀与敌人进行肉搏战。    朝鲜八旗就是朝鲜军,冠上八旗这个名字,也没有继承八旗的悍勇。    朝鲜八旗在冬季也没有棉衣穿,他们冻得瑟瑟发抖。    伙食还比不上朝鲜新军,朝鲜新军的伙食,基本和大华军队相同。    朝鲜八旗整体战斗力最弱。    朝鲜新军和朝鲜八旗,在李大壮和多铎的督战下,他们都拼尽全力作战。    大华皇家陆军第七军第一师师长谭方圆走进营帐中。    他把羊皮帽子拿在手上,头顶还冒着热气。    “军长,白毛风实在太大,我建议休战,在这种大风雪天,这场战事打不下去了。”    谭方圆走近营帐,打开了营帐的大门,营帐中的气温都下降几度。    李大壮紧了紧自己身上的狐皮大衣。    他皱着眉头说道:“气温已经下降到这种程度。”    他立刻走出营帐。    李大壮为了研究破局之策,他已经有一天半时间,没有走出营帐。    他走出营帐之后,映入眼帘的场景,那就是狂风暴雪。    巨大的风卷着雪,在山间呼啸而过。    “这就是白毛风,之前听张瑜亮讲过东北的白毛风,没想到是这个样子。”    李大壮看向营地外的温度计。    他发现好几只温度计,都指向同一温度。    李大壮读出来温度计上面的读数。    “零下三十三度。    气温已经降到这种程度。    这个气温,已经达到滴水成冰的情况。    通知军队回营休整,同时派出军队警戒,防止八旗兵袭营。    负责值班的军队两个小时一轮换。    一定要保证士兵帐篷中煤炭的供应。    帐篷内烟囱要设置好,并时刻注意是否有煤烟中毒的情况。”    李大壮立刻下达休战的命令。    他看着现在的白毛风,这场暴风雪短时间内肯定无法结束。    大华军队的士兵,开始进入帐篷之中避风雪。    大华军队在风雪天休战,军官们无事可做。    李大壮召集各师的主官,商量着之后军队的行动计划。    第七军的指挥营帐内,众人围坐在沙盘旁,讨论当前的局势。    李大壮看向谭方圆和庄仁义。    “两位师长,你们在前线,最了解前线的情况,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谭方圆最先开口道:“我们如果在平原地区,八旗兵根本挡不住我们多久。    沉阳城这种坚城,我们也是旦夕而下。    但这里是山区,八旗兵可以借助有利的地形阻拦我们。    他们扼守狭窄山道,我们哪怕是火力强大,也没办法炸穿整个山体。    这些山体连绵不绝,哪怕是能炸穿一条山体,那也不够用。    面对这些乡间小路,我们只能派出小股部队行动。    小股部队面对敌人大股部队,哪怕是我军武器先进,但人数差别太大,我军也没有办法获得胜利。    我们想要取胜,我认为只有两种办法。    不惜代价夺下八旗兵的阵地,或是把他们主动引出来。    这两种方法都很难,不惜代价夺取阵地,这会造成极大的伤亡。    我们占据优势,却造成大量伤亡。    不只是陛下那里无法交代,我也没有办法和牺牲的士兵家属交代。    古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    但用麾下的兄弟们,染红我身上的军功章,这种事情我谭方圆做不到。”    庄仁义看到谭方圆越说越激动。    他立刻出生劝道:“老谭,你不要太激动。    咱们皇家陆军哪一个将领,都不会选择这种方法。    士兵又不是我们麾下的工具,还有宪兵在军中,紧盯着将领的行为。    我军的将官底线,还是有足够的保证。    我认为咱们还是想办法引蛇出洞。    我们是掌握优势的一方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