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章 拒表白和升初中  (第1/2页)
    小学结业典礼之后,珍卿从学校回到家里。    杜太爷问完各种问题,她看着他回到北屋。    她把门窗都关好了,才走到里屋,打开潘玉美给的信。    信封里面,只有一张黑白照片。    照片上,是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儿,生着一张小长脸儿,长得还算干净清秀,眼睛里透着干净的欢喜和羞涩。    这照片里的他,穿着一件黑色皮袍,头上戴的是瓜皮帽,帽上镶了很大一块玉。脖子上挂着寄名锁,腰上还坠了玉佩不止一块。    这照片显然是冬天照的。    照片的背面,还写了四个字珍卿惠存。    这个男孩子,珍卿是认识的,就是启明学校男班学生,名字叫潘文绍,今年还一块儿毕业来着。    珍卿同班的潘玉美,是他的堂姐还是堂妹,她没有搞清楚过因为,她压根没关注过这人。    说起来,她跟潘文绍这个小伙子,走对面都没对过眼儿,连一句话都没有说过啊。    这时给她一张他的照片,傻子也晓得,这个小伙子,想跟她搞对象啊。    可是为什么呢?就因为她成绩好?除了这一点,讲良心话,她好像也没啥特别出色的地方啊。    珍卿找到一盒火柴,把这张照片连信封,在洗笔的水盂里烧了。    这种东西,当然不能留着,杜太爷要是翻出来,那恐怕是要打断腿的。    烧完了照片,珍卿拿着镜子不停地照自己。    她满打满算才十三岁半,其实还没有咋发育,就是胸前长出一个小蓓蕾。    不是她妄自菲薄,她从小到大都瘦,现在就是个黄毛丫头,看不出有任何少女美感。    当然,根据她爹妈的相貌,她预感她将来,至少也是一个小美女,不会长得太难看。    然而现在,她的美貌都还暂存在基因中,还没有显现出来呢。    潘文绍这个小伙子,怎么品味这么独特,偶尔照过几面,就发觉了她的内在美?    潘文绍的学习成绩,也还不错,学校的优生榜上,也时不时能看到他。    从相片上看他,这小孩儿气质温和,性格看起来也不错,但完全是一团孩子气。    她并非一定要说,本土的适龄对象,她全部都看不上。    但心理不够成熟的,真让人没有安全感,她最需要的,就是一个稳重的人,给她带来安全感。    她思来想去,拿了一张笺纸,一个字也没有写,就把这张纸塞进信封,叫老铜钮送到潘家,交给潘玉美。    希望这一对兄妹或是姐弟?,能明白她的意思。    这么一件新鲜事,珍卿把主角换成别人,在信里写给了杜爸爸。    想看一看,能不能引起他的一点反应。珍卿给杜爸写了那么多信,此人都不带回信的,真是可恶。    她现在小学已经毕业,按照这里的学制,紧接着可以上初中,也可以上师范学校将来出来当教师。    还可以上实业学校,去学个一技之长,学完就能做工挣钱。    但三表叔建议,她将来要是出去念大学,最好是继续读中学。wap..OrG    而杜太爷觉得,叫孙女念实业学校,学点儿染织、缝纫啥的,未免太辛苦,也不符合财主家小姐的身份。    珍卿自己也好逸恶劳,觉得技术工种在民国,好像还挺辛苦的,她就打了退堂鼓。    做教师嘛,应该说是最好的选择。但好坏也不是绝对的。    在后世,教师是很体面轻闲的工作,但这时代多少不大一样。    男女平等的口号喊了多年,但女教员的薪水,比男教员的薪水还是低很多。    而且,中国这样动乱,教育经费时常被挪用克扣。    凡此种种,都让人不能不慎重考虑。所以,也不一定非要当教师。    她毕竟才十四岁,还可以在上中学的过程中,琢磨有没有更合适的职业。    因此,珍卿还是决定,在启明学校上三年初中,到了非得出去的时候,她再决定一个就业的方向。    十四岁这年的暑假,玉琮的二叔,为庆祝珍卿小学结业,特意叫她去永陵市呆了大半个月。    说是去游玩一番,叫她见见世面。    但永陵市是个古城,很多建筑都很古风。    新式的商店楼房也有一些,但珍卿不觉得新鲜,算不上见了多大世面。    倒是她跟玉琮一道,偷看了不少杜二叔和杜二婶藏的闲书。    杜二叔每天忙着进修,杜二婶每天忙着梳妆打扮,打扮好了,不是跟姐妹逛商场,就是约一些人打麻将。    这两口子,就放任他们两个,翻箱倒柜地看那些书。    他们先看一些弹词、传奇,故事都很老套无聊,就囫囵吞枣地随便看看。    后来,玉琮看三国演义,珍卿看儒林外史聊斋志异,两人就比较入迷了。    每天看完以后,还要相互地讲解,书里讲的什么故事。    这时候也没有其他娱乐,他们看书,就像后世追连载小说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