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般 第4节  (第2/2页)
从日本进口、徒有美名和高昂克重的淡雪草莓。    待将水果放进购物车,他侧头看了一眼余君药,朝她伸出手。    余君药不解其意,他便淡声道:“把包也放进来。”    她有些意外崔翕闻会注意到这些琐事,顿了顿,将包递给他,说:“多谢。”    他接过,替她放好,声音没什么起伏:“小余大夫总是这么客气。”    虽然余君药和他仍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但或许是因为包放进了购物车且由崔翕闻推着,便有几分像一起购物的年轻夫妻而非陌生人了。    两人外形皆出挑,单是这么走着也有许多人的目光落在他们身上。    崔翕闻继续推车向前,有些不知道该买什么,于是准备让一同前来的余君药发挥价值。    他问:“你家人喜欢吃什么?”    余君药微微思忖,草莓和车厘子风味鲜甜,像她母亲和嫂嫂这样的女客,还有侄子那样的小孩都是极喜欢的,他又买的这样多,其实已经足够。    “再买几个梨就好,爷爷喜欢吃梨。”    崔翕闻点头,伸手去拿展台上用丝绒缎面和木制礼盒包装的进口梨。    余君药见他挑草莓还以为是懂选水果的,没想到换成梨就原形毕露,上前阻拦:“用不着这样的,跟我去散称区拿几个就好。”    她领着崔翕闻过来挑梨。    散称区有很多孩子在打闹嬉戏,发出银铃一样的笑声。    刚刚余君药没说,不仅是爷爷,她自己也很喜欢吃梨,因此在选梨方面也颇有心得,话也多了起来,忍不住眉眼弯弯地介绍:    “这是秋月梨,香气最足,汁水也丰沛,直接吃或者做小吊梨汤、炖枇杷川贝吃都很好。选秋月梨应当选外形圆润饱满且色泽均匀的,这样口感比较好。”    崔翕闻扫了一眼她手中的梨,她白皙纤细的手指覆在上面,几乎握不住。    有两个七岁左右的小男孩在他们身边追逐,差点撞到余君药,崔翕闻把她往自己身边拉了拉,没有多言。    而是指着旁边外形如出一辙的其他品种,凉凉地问:“它们有什么区别?”    余君药和他离得进了,她却没有意识到,专心地做梨子教授:“这是丰水梨,品质也很好,只不过口感脆些,果核也更大...”    她还在介绍两种梨的区别,奔跑的一个小男孩却在同班的推搡下,脑袋往货架的尖角上撞去。    余君药用余光看到,顿时心脏吊起,很替男孩担心,却因距离太远而什么也做不了。    崔翕闻脸上写着“他们长得一模一样,明明就是一个品种”,却伸出长臂,眼疾手快地用手掌覆在了货架的金属尖角上。    而他还在偏头专心看余君药,等待她接着往下说。    男孩因额上的撞击而爆发出巨大的哭声,他的同伴自知闯祸,白着一张脸去喊大人。    但因为崔翕闻的手掌一挡,男的额头并无大碍,皮肤只有一点点粉红色。    孩子的母亲匆匆赶来,牵着男孩对崔翕闻一再道谢。    崔翕闻泰然地收回手,因为男孩吵闹的哭声面露不虞。    男孩母亲有所察觉,很快领着孩子走了。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余君药心中对崔翕闻的行为感到意外,面上不显,继续挑梨。    给余君药家人准备的水果挑好了,崔翕闻又拿了些其他东西,然后推车去结账。    他抬手时,余君药无意间瞥到,他用来挡住货架尖角的掌心,有一寸还淌着血的伤口。    她无声离开,凭刚刚走马观花的印象去寻找她需要的商品。    等她回来时,崔翕闻刚排完队,正在结账。    她有些不自在地将一盒创可贴也放上去——原以为可以混在一堆东西中不被他察觉的。    崔翕闻抬眸,深深看了她一眼。    售货员询问是否有会员,余君药不常来这家,正欲回答没有,崔翕闻已经慢悠悠报出了自己的手机号。    买完东西,还是崔翕闻走在前面将购物车推去地下车库放东西。    他将余君药的包和那盒创可贴单独拿出,剩下的一部分放在后座地面,一部分放在后备箱,然后还推车。    待余君药上了车,他先将包递给她,然后敲了敲创可贴的盒子,学着她客套的样子,说:“多谢”。    余君药静默片刻,才说:“客气,您自己结的账,何必跟我言谢。”    崔翕闻无言,驱车前往余君药家。    是在一个很普通的老式小区,建筑都很旧了,但维护得当,绿化也美观,住着仍舒心。    余君药爷爷和父母自然是不差钱的,只是勤俭习惯,不在意身外物。    余君药还有一个比她大四岁的哥哥,是名西医,如今已成家,有个五岁的儿子,叫余自由。    她和哥哥一家平日都住在其他的地方,只偶尔过来孝敬父母和爷爷。    余君药推门而入时,小侄子最先蹦蹦跳跳跑过来,欢喜地叫她“姑姑!”    尔后他看到了余君药身后高大俊朗的男人,有些害羞般躲进姑姑怀里,想起奶奶的叮嘱,又瓮声瓮气叫了声:    “姑父。”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