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我大清以八旗为本  (第3/3页)
清之本,从来就不是什么孔孟之道,而是八旗!”    乾隆说道。    “太祖自辽东起兵以来,大清便有八旗制度,那时候祖宗可没有学什么孔孟!”    乾隆实在是恨铁不成钢。    孔孟都是用来忽悠汉人的。    这大清朝的根本。    从来都是八旗才是。    孔孟可以不学。    但若是没有八旗。    这大清朝还是爱新觉罗家的大清朝吗?    “八旗才是我大清之根本!朱逆宣扬什么中学为本,其心可诛!”    乾隆怒道。    两名皇子低着头,老老实实的接受教训。    “你们再看看这个。”    乾隆把手中的报纸递给了十五阿哥永琰。    等两名皇子都看完了之后。    乾隆才开口问道。    “如何,对此文你们两个有什么想法?”    这一回两人同样没有回答。    乾隆只好又点将了。    “老十七,你先说。”    十七阿哥闻言后背冷汗直流。    怎么就先问我啊。    而且谁知道皇阿玛是什么心思啊。    要是答错了...    “这个...儿臣以为,朱逆说的是有些道理的....”    “道理在哪里?”    “这....人多了,人均土地就少了,人均粮食也少了,一旦发生什么灾害....那就是饥民遍地,乱民便会趁机作乱....”    “所以王朝就到了要灭亡的时候了?”    乾隆问道。    “这....”    十七阿哥永璘一愣,这他哪里敢说。    “老十五,你说呢?”    老实说。    十五阿哥也觉得朱道桦写得没有毛病。    这王朝灭亡,好像真的是和这人地矛盾有很大的关系。    但是看起来乾隆好像并不怎么认同啊?    “我大清自入关至今也有一百五十余年,龙兴辽东算起来到现在也快二百年了。”    乾隆冷笑一声。    “按照这朱道桦的说法,那我大清岂不是要到了“人极多,地极少,国将乱之”的时候了?”    乾隆反问道。    听得两名皇子浑身都要被冷汗湿透了。    这朱逆,还真是阴险啊。    表面上说的是什么治乱循环。    实际上是含沙射影,说的是这大清朝的国祚将尽。    如果全国儒生都相信了朱道桦这一套说辞。    这还得了?    “朱道桦的【日月报】、【大公报】,说的都是一些蛊惑人心的歪理邪说,其目的就是为了扰乱汉人儒生之心,要动摇我大清之根本!朱道桦此燎,绝不可轻视,此乃大清一百多年来最大的敌人,比当年台湾的郑家,比准噶尔还要可恶,可怕!!”    就在乾隆皇帝还在教训儿子的时候。    一名太监匆匆而来。    “万岁爷,忠锐公福康安到京城了....”    乾隆闻言顿时也没有教训儿子的心思了。    “召福康安!”    乾隆摆摆手,让两名如释重负的皇子退下。    ........    “奴才福康安,叩见吾皇万岁,奴才有负圣恩,罪该万死.....”    福康安一进来,就急忙五体投地,跪在乾隆面前。    “先别急着请罪,起来坐着,给朕说说...这逆明的情况,你这十万大军,究竟是怎么一战就被击破的?”    乾隆不耐烦的摆手让福康安起来,又让人搬来凳子,让福康安坐着说话。    福康安坐了个半边屁股,开口便道:“万岁爷,奴才打了几十年仗了,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棘手的对手!”    “棘手?”    乾隆眉头紧锁。    “逆明铳炮犀利,尤其是其有一种爆炸威力极大的开花弹,奴才苦心打造的黄埔大营,就是被这种开花弹轰击之下,几乎来不及组织抵抗,前面就溃了。”    想起当初溃败一幕。    福康安依旧心有余悸。    “不过现在想来,明军的火炮虽然犀利,但是他们的战术使用也相当得当,火炮轰击,再以精锐步卒扫荡,配合天衣无缝,相得益彰。”    福康安说道。    “算起来,逆明战力之强,一强在火炮犀利,二强在练兵得法!”    “火炮逆明能造的出来,我大清富有天下,造出来也是迟早的事。关键是这练兵之法....”Mr木木木啊的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