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章 岛聚三星山拏汉 仙留七言树擎天(下)  (第2/3页)
这种痈疮实在麻烦……我先看看是否还有别处。”    崔彧仔细摸遍索隆身体,确认仅此一处痈疮可能导致热毒反噬,便准备刮肉去腐,先把毒源切掉。    “哎!切去腐肌也只是一时权宜。    索兄弟既然已经生了伤寒,还需要靠药物调理。    只是此处孤悬海外,哪里来许多药材……”    庆云想了想,    “岛上三位星主,祖上既是将军,一些粗浅的止血治伤手段总是有的。    他们在岛上生活了这么久,也许会有些办法,我先去问问看,是否可以拿到些对症的药材。”    崔彧虽然心中不抱太大希望,但也只能附和点头。    梁乙那听了消息,命人捧来一些黄豆大小的红果交给庆云,    “这种朱果是耽罗特产。岛上唯有山君不离处,方有产出。    我们祖上无人学医,分辨不出多少药材。    岛上人凡有大病小疾,都服食此果,常有意想不到之奇效。    因此,我们都叫它‘山君果’。    既然有人患了伤寒,那就用他试试吧。”    庆云也是急病乱投医,捧着这一把红果,来寻崔彧。    崔彧拈了一颗山君果在手中,端详了片刻,又放入口中细嚼,忽然眉开眼笑,    “虎舌红?这里居然有虎舌红?”    “怎样,可对症?”    “对症,自然对症。    这虎舌红在中原都是稀罕药材,只有在闽越南中才有产出。    此果内用清热去毒,外用生肌活血,    与甘草国老一般,普通病症大多可以缓解。”    “哦,怪不得梁乙那说岛上人无论大病小疾都吃此果,原来还真是灵丹妙药啊。”    “内服外用都要使用,这些果可能不够。    还要麻烦庆宗主再走一趟。”    庆云自然乐意,风风火火又赶去见梁乙那。    岂知梁乙那皱着眉头说道,    “这山君果每年的产出实在有限。    整个岛上只有山君不离那一小块地方才有产出。    这个时节也不产果,只能去碰碰运气,看看有没有落在雪中未曾腐烂的冻果。”    庆云知道岛上人称那座高耸入云的火口山为山君,但这山君不离究竟是什么所在,他可想不出来。    好在答案很快便知,梁乙那找了几名后生,带着绳,筐,镰,锄,陪庆云一起去寻果。    由山君东去数十里,便来到了目的地。    庆云顺着向导所指望去,    好家伙!世间居然还有这等奇景?    》》》》》敲黑板时间《《《《《    耽罗,济州岛古国。    关于越人与诸罗的关系,前文已有分说。无论是地名,现代DNA关于南岛基因的分析结果,指向都出奇一致。    越王的姓氏一直是一个比较具有争议姓的话题。一说越王以欧阳为氏,因越王被封于欧余山,但从未有越国君主自称欧阳氏。越乃族群名,亦非国号,周王也没有正式封国越王。只有夏朝时,少康封无余于越一说。    但是无字在越王世袭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不但初代越侯名无余(夏代),其后还有无壬,无瞫……前4世纪又有一名越侯无余出世,有王弟无匚。自无余后,连续三代,无颛,无疆,越国灭亡。所以越王很有可能是无氏,所谓无余,就是吴虞,吴以地名。但是夏朝没有文字,周朝重新策封吴王后,为了区分周吴与夏吴(越侯),越王姓氏均写作了无字。无余,夫余,扶余,吴虞,都是在文字成形时期对当地地名发音的不同烙印。    无疆有子玉、蹄。本作中逃至大罗的无蹄就是指无疆幼子。    耽罗古代确实曾经被称为瀛洲。关于瀛洲的说法并不唯一,但真正符合设定的海上瀛洲(山)仅此一处。金刚山古称蓬莱,智异山古称方丈均是确有其名。金刚山海拔1638米,是朝鲜“太白山脉”主峰,也是朝鲜最高峰。智异山海拔1915米,是延申到韩国的长白山段最高峰,也是半岛最高峰。但是这两座山都没有济州岛上1950米的汉拿山高。汉拿古写汉拏,一也。更重要的是,金刚山与智异山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