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6章,风靡京津 (第2/2页)
来运输。 京津地区的人力非常贵,推车运送的速度很慢。 自行车一出现,这些运输商行立即如获至宝一般。 它速度快,一次性可以运一两百斤都没有问题,关键是在大街小巷都能够走得动,不需要担心路太小、巷子太窄进不去的问题,也不需要担心停放的问题。 用它来送一些小件、小量的货物实在是太方便。 一个个送货行立即就找到了奔驰自行车这边,一口气都是上百辆的去订货,只是奈何现在产量有限,还要用来推广自行车,故而根本就没有办法一次性卖太多给这些商行。 除了送货的商行、车行之外,京津地区需要天天上班的人,自然是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自行车。 众多工厂、商行、作坊里面的管理人员,个个收入都不错,基本上都能够在京城这边买得起房子,住着自己的房子是舒服,但就是上班很麻烦,因为多少都会离的有些距离。 他们又不像大户人家可以养得起马,坐得起四轮马车,现在自行车一出现,顿时就大受这些人群的欢迎。 有了自行车,这出面就方便了,上下班也好,还是有事出去各个地方办事也都方便多了。 这些人几乎是差点将自行车体验店给挤爆了,然而这一次投放的数量有限,大部分的人都买不到自行车,只能够看着其他人骑着车在大街小巷走来走去,羡慕的不行。 自行车这东西,最喜欢的人群当然是年轻人。 年轻人都好动,又喜欢到处乱走,光靠走路的话,总是显得非常累,可是如果有一辆自行车,邀上三五好友,整个京城都可以到处游玩了。 又或者是一群人聚在一起,来一场自行车比赛,你追我赶,享受着速度与激情,这才是年轻人最喜欢的事情。 自行车火了! 短短几天的时间就彻底的火了。 整个京津地区的人一下子就不关心国家大事了,连太子殿下大婚的事情都变的不香了,大家讨论最多的变成了自行车。 这自行车有多难学,只有聪明的人才能够学得会,学不会的都是笨蛋什么的。 还有谁谁买了一辆自行车,现在都成了焦点,每天都有人找他借车什么的。 此外,还有谁谁骑着自行车,很快就追到了自己心仪的姑娘,每个周末骑着车带着自己的心爱姑娘去逛街云云的。 另外还有一些爱吹牛的老少爷们总是会说自己二舅子三姨夫的二姑爷家的儿子的同学的弟弟在自行车厂上班,能够买到自行车什么的。 总之,围绕着自行车,京城的老少爷们也是一下子就来精神了,不知道多少人都眼巴巴的攥着银子,想要买一辆自行车而买不到。 奔驰自行车体验店这里,每天都人满为患。 因为这里可以提供免费的体验活动,有几十辆自行车在这里供大家体验骑行,故而即便是买不到自行车,每天都有很多年轻人来这里学习骑自行车。 当然了,更多的人还是来咨询购买自行车的。 三千辆自行车投放到京津这个巨大的市场之中,那是杯水车薪,根本就不够,以至于买不到自行车的人天天嚷嚷着要买走体验店用来做体验的自行车。 此时此刻的京城,太子殿下大婚的事情已经不再新鲜,而拥有一辆奔驰自行车则是成为了最时尚的潮流。 每当有自行车出现在大街小巷的时候,总是能够吸引大量的目光,如果能够在手上佩戴一块手表的话,绝对是妥妥的有钱人,如果长的年轻一些的话,保管立即有大妈上前来询问你有没有婚配什么的。 至于那些在逛街的小姐姐们,则是纷纷投来害羞的神情,如果是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很快就可以收到很多书信。 在很多空旷开阔的地方,人们也总是能够看到有人在歪歪扭扭的学习骑自行车,而周围必然会有很多人围观,纷纷投去羡慕嫉妒的眼神。 这就是自行车,它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的在京津地区风靡起来,成为了时尚的潮流,甚至于因为马上就要过年了,也是到了一年之中,婚嫁最多的时候。 在以往的时候,这婚嫁是绝对少不了一面镜子,去年又流行着嫁妆当中要佩两块手表,意义着长长久久。 今年,眼看着马上要过年了,很多大户人家竟然开始将自行车列入了嫁妆当中,隐隐约约竟然有成风气的意思,这结婚要是没有一辆自行车似乎好像都没有面子了,家里面要是买不起自行车的话,估计着找对象都不太好找了。中华田园牛的大明镇海王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